全国文明单位

“农业保险 +” 多维赋能财政金融
协同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11-13 16:32 来源: 宿州市财政局(国资委) 编辑:金融服务科(资本市场科) 阅读次数: 字号:

市财政局积极推动金融助农创新,引导辖内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立足宿州农业产业特色,以 “农业保险 +” 改革为抓手,通过机制构建、服务升级、产品创新、产业链赋能四维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书写财政金融协同助农新篇章。​

一是机制先行,构建风险共担闭环依托 “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搭建 “保险 + 政府 + 银行 + 农担公司” 协同架构,落实财政政策支持与配套,通过政府风险补偿、保险增信、担保分险三重机制,将农业保险保单转化为 “信用凭证”。强化落实推广 “政保贷” 产品,破解涉农主体缺乏抵押物的融资困局,已助力泗县等多地农户获得信贷支持 120 余万元,实现政策、保险、信贷资源精准整合。​

二是服务增效,深化银保协同联动深化 “资源共享、流程共简、风险共担” 合作模式,牵头搭建“保险+银行”专题推动会平台,建立“日推日荐” 对接机制,将农业保险服务从 “单一风险保障” 延伸至 “保障 + 融资” 综合服务。借助科技赋能实现投保信息线上共享,生成经营主体 “信用画像”,简化审批流程,让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高效金融服务。​

三是产品创新,填补特色保障空白 聚焦宿州特色农业布局,率先探索细分领域保险产品,在萧县成功落地全市首单商业性 “共保体” 菊花种植保险,覆盖 250 余亩种植基地,填补当地特色经济作物共保风险保障空白,为特色产业发展筑牢风险屏障。​

四是链上赋能,助推产业提质升级创新 “一链一险” 服务模式,以肉牛产业为试点,定制覆盖养殖、市场、融资全链条的保障方案,联动银行推出 “活牛体贷”。灵璧县开源养牛专业合作社凭借保单获批 500 万元贷款,构建起 “秸秆 + 肉牛 + 蚯蚓 + 蔬果” 种养循环产业链,实现保险与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农业产业规模化、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