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绩效目标审核机制 提高绩效目标编制质量
绩效目标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质量。如何破解绩效目标质量不高的难题,宿州市财政局从优化编审机制出发,开展绩效目标管理专题辅导,分别针对财政部门内部支出科室和市级预算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牵头机构相关人员分三个批次进行,对绩效目标审核把关工作进行有效实践。
一、聚焦财政部门内部,压实审核职责。绩效目标管理贯穿预算绩效管理始终,是预算绩效管理最基础的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考核和巡视巡察、审计重点关注的问题。财政支出科室经办岗审核是财政审核的第一道关口,要切实负起审核职责,对问题项目及时退回,既发挥屏蔽审核风险的防火墙作用,也让部门第一时间认识到绩效目标填报中的问题,倒逼部门重视绩效目标编制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报送质量。
二、聚焦预算部门内部,理顺管理机制。一是提高思想认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牵头机构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的法定性和在绩效管理中的基础地位要足够重视,坚决消除部门内部有些人员对绩效目标的错误认知。二是明晰职能职责。部门业务科室是绩效目标的设置主体,要将绩效目标设置责任压实到资金申请科室(单位),由其具体设置绩效目标。部门绩效管理牵头科室主要承担审核职责,对部门内部业务科室及下属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将绩效目标业务知识传授到位,将绩效目标的编审职责传导到位。三是明确审核重点。专题辅导以绩效目标审核案例为切入点进行讲解,从绩效目标填写形式规范标准、内容完整契合两个角度分别对常见问题进行归类,明确审核要点,提供审核思路。同时,讲解一体化平台绩效目标模块操作流程,根据项目编制时间,分别说明在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绩效模块中绩效目标如何填报、事前绩效评估如何规范报告。
三、聚焦提高审核效率,加强协作共商。在绩效目标审核过程中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预算部门绩效管理牵头机构要主动与财政部门支出科室会商,绩效科要确保随时能够提供业务咨询和服务保障。对于重大项目,必要时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审核。通过相互会商,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好市级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关。
通过本次专题辅导,绩效目标所有参审人员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及绩效目标管理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压实“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深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为推动全市绩效目标高质量编制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