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

安徽农业保险迈向“大农险”

发布日期:2023-10-08 09:54 来源: 中国财经报 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字号:

记者从安徽省财政厅日前举办的“打造‘农业保险+’农村金融服务链条 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财金专题辅导会上获悉,“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取得明显成效,对安徽建设高质高效农业强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农村保险研究所所长庹国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农险”是指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保险,“大农险”除了包括“小农险”之外,还包括农村其他财产和人身保险。十多年来,安徽省一直将发展政策性农险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取得显著效果,无论是保险密度、深度还是覆盖率都保持在全国前列,安徽农业保险正逐步向“大农险”迈进。

2022年10月,安徽省财政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地方金融监管局等共同印发了《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在保险方面,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力度,支持大宗农产品保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绿色农产品保险、林业保险等稳步可持续发展。在信贷方面,加大信贷投放,财政、人行、金融监管等部门分别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再贷款再贴现、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政策支持。在担保方面,运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模式,加大融资担保支持,执行不超过1%的平均担保费率,种粮主体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5%,省财政给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代偿补助和风险补偿。在期货方面,发挥“保险+期货”作用,开发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支持“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试点,省财政按规定给予保险保费补贴、以奖代补。在基金方面,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绿色食品主题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市场化参与母子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绿色食品等农业产业发展。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在会上介绍,目前全省16个市已有60个县(市、区)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占全省县市区的58%,4171个村(居)设立了“乡村保险(金融)服务窗口”,农村金融服务队伍正逐步年轻化专业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全省银行保险机构的积极响应,国元农险、人保财险、国寿财险以及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机构,依托农险APP系统开发“农业保险+”模块,入驻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拓展农村金融综合业务。

截至目前,安徽全省金融机构合作开发保单质押信贷、农业担保贷款等“农业保险+信贷”产品32个,为5.6万户次农户提供涉农贷款共计88亿元;新增“保险+期货”、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69个,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品牌溯源绿色保险以及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两品一标”农产品保险29个,创新林业保险产品9个,提供风险保障65亿元。此外,“农业保险+担保+信贷”融资行动、“农业保险+期货”保价行动、“农业保险+绿色农业”拓展行动、“农业保险+林长制改革”对接行动等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据了解,安徽农业保险经过15年来的试点探索与推广普及,在全国率先建立“基本险+完全成本险+商业险”三级保障体系和“特色险”供给机制,创新构建“一主三辅两叠加”农业保险新发展格局,年保费规模从试点初期的3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60亿元。在财政部开展的四次全国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价中,安徽均揽获得分第一档的好成绩。